21世纪以来,地方高校在转型升级、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面临“升学位、升一本、升大学”的发展压力,普遍存在以本为本意识不牢、三全育人合力不足、育人质量提升不力等问题。从2011年开始,学校创造性开展旨在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深植本科教学之根、助力一流人才培养的“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形成了“礼拜教学、三全育人、持续改进”三位一体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如图1所示。

主题活动名称借鉴了东汉史学家班固《白虎通义》“顶礼膜拜以示敬”之文本内涵和“礼拜周”的时间概念。活动由学校统一部署,每学年一个主题内容,每学期安排两个“礼拜教学”周,其中第10周为无会周,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查摆问题,该周星期二为主题日,全体师生围绕主题反思教学问题;第11周为专题研究周,学校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持续改进工作。
主题活动12年实践,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与时俱进,从教学到育人,从全员参与到三全育人,从节日固化到持续改进,着力机制建设、文化培育,推进礼拜教学、三全育人、持续改进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建设,主要做法包括:坚持“顶层谋划、与时俱进,高位推进、基层创新,多元融合、以文化人”三项举措,树牢以本为本、立德树人意识;实施“学校标准、专业标准、激励标准”三类标准,构建了标准引领、制度保障相结合的三全育人模式;着力“全面覆盖、深入调研,对标对表、科学评价,反思自省、整改反馈”三个环节,建立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育人质量提升机制。
经过12年实践,主题活动有力促进了学校以本为本、立德树人意识不断增强,三全育人模式、持续提升机制不断健全,实施成效显著,对地方高校夯实本科教育中心地位、落实落细三全育人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借鉴和推广价值。2017年11月,以葛世荣院士为组长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高度评价“教学礼拜”主题活动,认为学校建立了“教学礼拜”制度,反思学校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全员参与、全程覆盖、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有效解决了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关爱学生、尊师重教、礼拜教学”的文化氛围,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题活动实施以来,全国20多所兄弟院校来校交流,10余所兄弟高校推广应用,多次受邀在全国性教育教学会议上介绍交流,得到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谢和平院士(四川大学原校长、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人)2019年4月来校考察指导时称赞:教学礼拜聚焦本科教育,每学期两周,长期坚持,形成了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机制和礼拜教学校园文化。立德树人,固本强基,有力地支撑了学校成为全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地方高校之一。教育部网站以《湖南科技大学创新举措强力落实教学中心地位》为题进行报道,《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等50多家媒体对主题活动进行专题报道。